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内卷不断,但2021年却被称为“躺平元年”,“躺平”一词更是流行至今。
如何看待“躺平”?人真的能够躺得平吗?我们又该如何回应“躺平”?
来看看脑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刘嘉对“躺平”的看法。
刘嘉教授提到,我们应当正视“躺平”,正视反对的声音。
对很多人来说,“躺平”是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要干什么,又不愿意和别人卷”,最后只能放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躺平”的确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行为。
刘嘉教授解读了“躺平实验”背后的逻辑。
躺平实验是加拿大的一个心理学家的实验——受试者到实验室后就躺在床上,蒙上眼睛、堵上耳朵、手也套上很舒服的套子,没有视觉、听觉、触觉输入。活动仅限于吃饭、上厕所。受试者只要躺在床上,不用做其他任何事情,就可以拿到奖金,并且躺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奖金越多。
报名的人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撑不过24小时,且所有人在48小时之内就宣布退出了,问题发生在哪呢?
受试者在躺平过程初期很愉快,但随着时间流逝,受试者会感到无聊,甚至开始出现幻听、幻觉,再后面便是坚决要求停止实验。
刘嘉教授也对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人之所以感受到自己还活着,是因为大脑里的网状结构要不断从外部接收输入,来表明“我还活着”,所以说真正的躺平其实只有死亡。
而现实中人们真正意义上的“躺平”其实是抑郁症,患者失去活力,无限接近死亡。
当代年轻人时常调侃自己过的是“四十五度人生”——躺又不敢躺,卷又卷不动。但其实如果正视所谓的“躺平”,放宽评价标准,投身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自然而然发挥内驱力作用,这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来源:人文清华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