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沉浸式减压视频是一种有效的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的方式。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进入“心流”状态、观看过程中的反馈和激励以及促进内啡肽的分泌等多种,给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按下了短暂的暂停键,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这份悠闲。
我经常讲积极拖延,大家也以为我连拖延都很上进——不想写论文的时候都在写公众号、做家务——其实也不全是这样。你以为我长夜挑灯都是在肝论文吗?其实我是看了一晚上修驴蹄子。
是的,我很爱看这种沉浸式的视频来缓解焦虑。
这种沉浸式视频(拔黑头、修驴蹄子、洗地毯等)为什么能够减压助眠呢?我分析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所谓“沉浸式”视频,要求的就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沉浸”在“当下”——这就吻合了我常说的“不念过去,不想将来”,只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可以达到类似于正念冥想的目标,使人暂时抛开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帮助放松心情。
从心理学层面看,压力、焦虑来自人们对某件事情的过分聚焦与担心,导致精神处于内耗和紧绷状态。而这种“活在当下”的方式可以改变个体的注意点,将涣散的注意力拉回现实。
看驴蹄一步步修好的过程,可以让人的情绪逐渐释放出来,让压力得以消解。
沉浸式视频的另一个特点在于,能够让人迅速地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是指人们在从事某项任务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方面,这类沉浸式视频内的活动具有简单重复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带着目标去看的(我希望能把黑头清理干净、地毯洗干净、把驴蹄修好),而这个过程中充满大量的反馈和激励元素(鼻头从粗糙变得光滑、地毯从脏污到逐渐显现出本来颜色、驴蹄上厚重的角质被刮掉甚至冒出脓血),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加强心流的体验。
沉浸式减压视频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任务完成的过程,有目标、有投入、有反馈。这些刺激可以激发 观众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对视频中的活动更加专注和投入。同时还能达到替代强化的目标(即看到别人完成任务,对自己也是一种奖励),让观众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愉悦和放松的心情。
进入“心流”状态还有一个必要条件——任务应当足够具有挑战性,但不会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畴。
太容易的事让人提不起精神,太难的事又会让人焦虑不堪,恰当的难度才会有心流。这一点放到拔黑头、修驴蹄、洗地毯可太匹配了。这些原本就是有一定难度、但观看起来又相对轻松的任务,才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我要是播一段我剪自己指甲的视频,那肯定没什么人爱看,因为太没难度;但我要是放我统计课的视频,也没啥人看,因为难度较高。
除了以上原因,沉浸式减压视频还可能通过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来提高愉悦感和助眠作用。
内啡肽是一种由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具有缓解疼痛、提高愉悦感、促进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
某些沉浸式减压视频,其中所含有的元素可能就会导致内啡肽的分泌。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清理黑头、修驴蹄时,当看到尖刺刺破皮肤、锋利的割刀刮开角质甚至是破开某个脓包时,脓血一股脑冒出的时候,人的大脑会感同身受那种压力感或疼痛感。
然后,人脑因为镜像神经元系统的作用而产生压力反应,这种想象中的疼痛感会促进(对抗压力的)内啡肽释放,不仅可以让观众感到愉悦减压,还可能对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看这些沉浸式视频来减压或助眠,可能还真的具有科学依据呢。
沉浸式减压视频虽好,还是不要过度依赖甚至沉迷
沉浸式减压视频有多种类型,包括修驴蹄、洗地毯、园艺、烹饪等等。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如果你对动物感兴趣,修驴蹄视频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更注重家居清洁和护理,洗地毯视频可能更符合你的需求。
观看沉浸式减压视频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建议将观看时间安排在放松的时刻,如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等。同时,频率也不宜过高,以免造成视觉疲劳或其他不适反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观看时间和频率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沉浸式减压视频具有很好的放松效果,但结合其他放松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练习;在看完视频后,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伸展和运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